男子新办手机号频遭催债电话困扰 原是“二次放号”所致2025年5月24日手机号查身份证

分类: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2025-05-24阅读量:3

  原标题:男子新办手机号频遭催债电话困扰 原是“二次放号”所致 记者介入后运营商补偿200元话费

  “每天都被各种催债电话轰炸,我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。”近日,武汉市民施先生向极目新闻求助,反映自己新办理的手机号码持续遭遇催债电话骚扰的困扰。经极目帮办介入后,运营商最终同意补偿施先生200元话费,双方达成和解,继续履行合约。

  今年1月,施先生在武昌区三角路某运营商营业厅办理了新号码,并参加了为期两年的“月消费200元送手机、话费”的合约活动。然而使用四个月来,他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不同银行甚至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电话,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。

  “最让我无奈的是,想注销这个号码都不行。”施先生表示,由于参加了合约活动,销号需要支付高额违约金。运营商客服建议他去营业厅处理,但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。随后,施先生提出了一个“变通”的解决方案,注销该号码重新再办个号码,继续履行合约活动,没想到这个提议也被否决了。

  业内人士透露,施先生遇到的是典型的“二次放号”问题。所谓二次号码,是指运营商将停用超过一定期限的号码重新投入市场。

  按照《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》以及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》的要求,对已注销/停用的手机号码设置至少90天冷冻期后才会再次投放市场,但前任用户遗留的债务问题仍可能影响新用户。施先生的号码被重新投放市场后,前任机主的欠债并未还清,导致新用户被误认为债务人。此外,银行或者催收机构也未及时更新数据库,仍在使用旧号码进行催收。

  该运营商湖北分公司回应称,公司严格遵守工信部相关规定,在办理业务时已履行告知义务。对于用户遭遇的催收骚扰,公司无法提前预判。对于施先生提出的注销号码再办新号继续履行合约的建议,由于优惠活动与原号码绑定,运营商系统无法直接迁移至新号码,导致“注销重办”方案不可行。经过多次协商,运营商最终以补偿200元话费的方式与施先生达成和解。

  针对二次放号带来的诸多问题,工信部近期推出新举措。工信部通告今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,其中,提到要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提供“二次号码焕新”服务,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,目前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。

  与此同时,工信部已经出台相关规定,防范“二次号码”等情形可能引发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受限、用户合法权益受损问题。工信部要求相关企业从规范全流程告知提醒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、优化注册登录管理、完善新网号识别、畅通投诉解决渠道、促进行业协同等六大方面规范互联网应用和手机号码关联管理,系统解决“二次号码”用户无法注册使用互联网应用或登录到号码前任互联网账号等问题。

  目前,工信部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电信运营商、互联网企业打造技术服务平台,建立起跨行业协同机制。用户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官方APP为使用“二次号码”焕新服务,快速解绑手机号码开户前绑定的互联网应用。

  极目新闻记者登录运营商官方APP看到,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等已上线“二次号焕新服务”。以中国移动为例,记者在搜索框中输入“二次号码焕新”,点击进入即弹出二次号服务平台页面。点击“号码一键解绑”,进入二次号服务平台,随机勾选“拼多多”“哔哩哔哩”进行解绑,经过身份信息验证后即成功发起解绑请求,一分钟后解绑完成。

 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业内人士建议,新办手机号时,一是优先选择新号段,降低二次放号风险;二是谨慎参加长期合约活动,如“送手机话费”等活动可能限制换号自由;三是办理前可以主动向运营商查询号码历史;四是遇骚扰及时使用“二次焕新服务”解绑。

  那么,消费者如何查询名下有多少张电话卡?手机号绑定了哪些APP?据悉,早在2021年9月,全国移动电话卡“一证通查”业务网页端正式上线”服务——全国互联网账号“一证通查”上线。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,便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,查询的互联网应用平台达到25款。

  在查询方式上,用户可以通过工信部政务微信号“工信微报”和“工信部反诈专班”以及支付宝“一证通查”小程序等方式等进入查询入口。

猜你喜欢